铍的致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1109
摘要篇首: 有关铍的毒性,早在1881年德国人Blake首次提出过,认为属于低毒类而未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到1933年Weber以及1946年美国人Hardy等报道铍的急、慢性中毒病例以后,多数学者逐渐认识到铍的高毒性.人体接触铍及其化合物主要可引起急、慢性铍病、接触性皮炎和皮肤溃疡等.不少材料表明,铍及其化合物可诱发某些实验动物的恶性肿瘤,并且铍金属被认为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
更多
相关知识
查看相关文献
摘要篇首: 有关铍的毒性,早在1881年德国人Blake首次提出过,认为属于低毒类而未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到1933年Weber以及1946年美国人Hardy等报道铍的急、慢性中毒病例以后,多数学者逐渐认识到铍的高毒性.人体接触铍及其化合物主要可引起急、慢性铍病、接触性皮炎和皮肤溃疡等.不少材料表明,铍及其化合物可诱发某些实验动物的恶性肿瘤,并且铍金属被认为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
更多
相关知识
查看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