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关节半脱位的X线分析及编码
1721
贰
寰椎侧向移位判断法:
开口正位片中:
第一步:画颅骨正中线
画出枕骨大孔两侧对称点连线的中分线,使之垂直于X线片的底边。
第二步 再画出齿突正中线
齿突正中线即是齿突的垂直中分线;
正常时颅骨正中线和齿突正中线应该重合,否则枢椎移位。
第三步 测量寰椎侧块的对称宽度
正常时侧块的宽度应该是一致,如果不一致说明寰椎有旋转型移位。
当寰椎旋转型移位时,侧块成像一侧离光源近离片盒远,一侧离光源远离片盒近,离片盒越远成像越大,离片盒越近,成像越小。
寰椎在X光片的投影形态
寰椎没有旋转,两侧块等宽
寰椎右侧向前旋转,右侧侧块宽于左侧
画出枢椎的齿状突和棘突的轮廓线,并测量侧块的宽度。
第四步 测量寰齿间隙,判断寰椎的侧向移位
正常两侧是一致的,如果不同,宽度大的一侧为寰椎移向的一侧
正常—寰椎没有侧移,两内距相等
寰椎侧移,两内距的变化
寰椎侧移旋转,两内距的变化
叁
寰椎的前后移位判断法
颈椎的侧位片:
咬齿线水平的情况下测量颈椎的曲度才能有意义,否则没有意义。
前结节与齿突的距离正常成人是小于2mm,儿童是小于4mm,否则为前脱位,考虑横韧带损伤。
咬齿线水平,颈椎曲度正常
咬齿线水平,颈椎曲度异常,前结节与齿突的距离正常
前结节与齿突的距离增加
肆
寰椎前俯后仰半脱位判断法
侧位片中:“S”或“I”偏位
当两直线指明环椎偏移向下时,偏位记录的第二个字母标记“I”
若两直线向前分散,则环椎偏移向上,第二个字母标记“S”
环椎和枢椎线在侧面X光片呈现平行时,记录偏位的第二个字母以“-”来取代
“S”或“I”偏位也可以用寰椎后弓至枕骨的距离与寰椎后弓至枢椎棘突的距离比较来确定,如图
当寰椎后弓至枕骨的距离小于寰椎后弓至枢椎棘突的距离时,偏位记录的第二个字母标记“I”
当寰椎后弓至枕骨的距离大于寰椎后弓至枢椎棘突的距离时,偏位记录的第二个字母标记“S”
伍
寰椎的编码
C1-寰椎(第一颈椎)的编码:
ASR ASRA ASRP
ASL ASLA ASLP
AIR AIRA AIRP
AIL AILA AILP
1.第一个字母仅代表C1(第一颈椎)前移(anterior),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2.第二个字母代表:在侧位相上,C1(第一颈椎)前弓的上移S(superior)或下移I(inferior)。
3.第三个字母代表:在NASIUM 相上,C1(第一颈椎)向左(left)或向右(right)侧移。
4.第四个字母代表:在BASE POSTERIOR相上,C1(第一颈椎)在侧移一侧的向前(anterior)或向后(posterior)的旋转。
ASRA
陆
枢椎的编码
C2枢椎 (第二颈椎) 的编码:
CPBR SPBR BPSR(PR) ESR ESR-BR ESR-SR PRI
CPBL SPBL BPSL(PL) ESL ESL-BL ESL-SL PLI
CPBR:即center pivot-body right 以颅骨正中线为轴,椎体向右旋转
CPBL:即center pivot-body left 以颅骨正中线为轴,椎体向左旋转
SPBR:即spinous pivot-body right 以棘突为轴,椎体向右旋转
SPBL:即spinous pivot-body left 以棘突为轴,椎体向左旋转
BPSR(PR):即body pivot-spinous right 以椎体为轴,棘突向右旋转
BPSL(PL):即body pivot-spinous left 以椎体为轴,棘突向左旋转
ESR:即entire segment right 整个脊椎偏移到枕骨大孔中心的右侧
ESL:即entire segment left 整个脊椎偏移到枕骨大孔中心的左侧
ESR-BR:即entire segment right, body right 整个脊椎偏移到枕骨大孔中心的右侧,同时椎体向右旋转
ESL-BL:即entire segment left, body left 整个脊椎偏移到枕骨大孔中心的左侧,同时椎体向左旋转
ESR-SR:即entire segment right, spinous right 整个脊椎偏移到枕骨大孔中心的右侧,同时棘突向右旋转
ESL-SL:即entire segment left, spinous left 整个脊椎偏移到枕骨大孔中心的左侧,同时棘突向左旋转
PRI:即body pivot-spinous right inferior 以椎体为轴,棘突向右旋转并且下移
PLI:即body pivot-spinous left inferior 以椎体为轴,棘突向左旋转并且下移
记录偏离轴线的椎体标志:棘突偏左记做SL,棘突偏右记做SR;齿状突偏左记做BL,偏右记做BR。当棘突、齿状突均偏位时,只记录偏位更严重者。
首先看齿状突、棘突与理想轴线(颅骨正中线)的关系。判定枢椎哪一部分在枕骨大孔垂直平分线这一理想轴线上。棘突代表字母为S,齿状突可以简单记为B;理想轴线(pivot)简写为P,如棘突在轴线上为SP,齿状突在轴线上为BP,都在轴线左边,记做ESL,都在右边记做ESR,齿状突与棘突分别在轴线两侧,即轴线位于齿状突与棘突中间,记做CP,(C:center)
颈椎开口正位的X线分析
颈椎侧位X线分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